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周: 在成长中锚定方向,于探索中奔赴新程


  • 2025
  • 09/24
  • 19:02
  • yl8cc永利官网新闻

  • 10
  • 浏览量

金秋九月,椰风拂过永利集团的校园,2025级研究生新生怀揣着对学术的热忱与对未来的期许,正式开启了研究生生涯的全新篇章。从911日新生报到,到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,yl8cc永利官网围绕“夯础、明确方向、赋能成长”的目标,为新生们搭建起融入学术生活的桥梁,让这场为期一周的“成长之旅”充满收获与力量。


初见:以温暖开启校园新生活


911日,书艺馆内暖意融融,2025级研究生新生们带着行李与憧憬,在此完成报到手续。学院老师耐心引导、细致讲解,从入学流程到校园注意事项,事无巨细的关怀让初来乍到的新生们迅速卸下陌生感。次日,公司领导班子走进新生宿舍,与同学们促膝长谈,询问住宿需求、了解生活适应情况,一句句叮嘱、一声声问候,让“家”的归属感在宿舍的方寸之间悄然生长。


启航:在课堂中读懂 “学术初心”


915日清晨,书德楼216教室座无虚席,2025级研究生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。校领导以“校史校情”为切入点,从学校的创办初心讲到如今的学科发展,从自贸港建设的时代机遇谈到研究生的使命担当,让新生们对即将扎根的校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“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,更是培养责任与格局的平台。” 课后,应用心理学专业新生王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。


紧接着,图书馆老师带来的“资源导航”课,让新生们解锁了学术研究的 “宝藏工具”。从233万册纸质藏书、134.7万种电子图书,到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库等各类学术资源的使用技巧,老师结合实例演示检索方法,还贴心提醒大家 “遇到资源查找问题,随时可以到图书馆咨询台求助”。不少同学拿出手机拍下操作步骤,“以后写论文查资料再也不用愁了!”



当天下午,社会工作实验室101教室里,yl8cc永利官网经理刘夏蓓教授为新生们详解专业培养方案。从社会工作、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,到学分要求、毕业标准,再到科研平台与实践机会,刘经理娓娓道来,“我们希望大家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,更能学会用专业能力解决社会问题。” 她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课题研究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,让在场新生对未来两年的学习规划有了清晰的方向。


探索:用脚步丈量校园的 “学术密码”


916日上午,研究生处老师带领新生们开启 “校园探索之旅”,从书德楼大厅集合出发,先后走进白鹭溪美术馆、盛宝金融科技学院、图书馆与超算中心,解锁校园里的 “学术宝藏”。


在白鹭溪美术馆,艺术学院师生的画作、雕塑作品让大家驻足欣赏,而海南省首个 CMF(色彩、材料与表面处理)实验室更让同学们眼前一亮。3月刚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里,前沿材料与工艺有序陈列,老师介绍道:“这里打通了‘跨界校园’的信息壁垒,能让大家直观看到设计如何与市场需求衔接。”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李同学忍不住感慨:“原来不同学科的实践思路能相互启发,以后要多来这里看看。”


走进盛宝金融科技学院的金融教育示范基地,双语教学区、模拟交易操作台、数字人民币体验区让人目不暇接。作为海南自贸港首家校园内省级金融教育基地,这里融合了金融知识普及、科技实践等多重功能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,让大家了解金融与社会服务、心理学的交叉可能。”讲解老师的话,让不少同学萌生了跨学科研究的想法,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感兴趣的内容。


再次来到图书馆,新生们不再是“匆匆过客”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大家实地熟悉了藏书区、研讨室、电子阅览区的分布,“以员工为中心”的空间布局,让大家感受到“在这里学习是件幸福的事”。最后一站的超算中心,作为全国首个民办高校自主筹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,其依托院士工作站开展的智慧城市、产业创新研究,让新生们真切感受到学校的科研实力,“原来我们能接触到这么前沿的研究资源!”



深耕:在专业引导中明确 “成长坐标”


916日下午,社会工作实验室101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引导教育正在进行。刘夏蓓经理、苏米雅副经理、肖芒教授等多位老师围坐与新生交流,从“社会工作如何助力社区治理”到“应用心理学怎样服务民众心理健康”,老师们结合案例分享专业价值,“心理学不仅是知识体系,更是理解人、关怀人的实践智慧。” 刘希平教授的话,让在场同学深受触动。


刘伟方主任则聚焦应用心理学的社会价值,从教育咨询到组织管理,从危机干预到心理健康服务,他用一个个真实案例,让同学们看到“心理学人可以成为连接科学与大众的桥梁”。十二名应用心理专硕研究生围坐在一起,眼神中满是坚定,“原来我们的专业能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,以后一定要好好学,用专业能力帮助更多人。”


当晚,实验室里又响起了安全教育的“暖心提醒”。公司党总支书记高文书记、辅导员郭青芸老师等结合校园案例,从实验室操作规范、宿舍用电安全,到防范电信诈骗、保持心理健康,逐一细致讲解。“遇到困难随时找老师,保护好自己,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。” 班主任柴玏老师的叮嘱,让新生们倍感安心。



同行:师生携手绘就 “学术蓝图”


917日上午,yl8cc永利官网2025级研究生新生与导师见面会热闹开场。刘夏蓓经理首先欢迎新生加入 “学术大家庭”,并介绍了学院的团队力量与学科成果,“导师是你们学术路上的引路人,一定要主动沟通、大胆提问。”


随后,苏米雅副经理、肖芒教授、唐卫海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带教理念:肖芒教授深耕民族社会工作,鼓励同学们 “走进民族,从实践中找问题”;唐卫海教授专注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,希望大家 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有温度的研究”;黄艳钦副教授聚焦民族心理,建议同学们 “关注本土文化,挖掘特色研究课题”。


导师们耐心解答,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,“以后有问题随时找我,我们一起做研究、搞实践。” 现场气氛热烈,不少同学会后还围着导师继续交流,“终于找到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了,感觉心里更有底了!”



守正:以学术道德筑牢“成长根基”


917日下午至19日,三场“学术创新与学术道德教育”专题讲座接连开讲,为新生们送上“学术成长指南”。


17日下午,张江华教授以 “学术道德是科研的基石” 为核心,结合国内外学术不端案例,从数据造假、抄袭剽窃到隐瞒不利数据,逐一剖析危害,“学术底线不能碰,一旦失守,不仅影响个人前途,还会破坏整个学术生态。” 他还提出提升学术道德素养的具体方法,“多学规范、多问导师、多查文献,把‘诚信’二字刻在心里。”


18日下午,陈刚教授则聚焦“学术创新的路径”,结合自身研究经历,从选题、方法到写作,分享创新技巧,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,而是在扎实理论基础上,找到新视角、新方法。” 她鼓励同学们多参与学术讨论,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。


19日下午,杨扬副教授又带来 “论文写作实战指南”。他结合中美学术规范案例,强调 “研究方法要真实,数据要可靠”,还详解了 I-M-R-A-D 论文结构,“文献综述要善用中国知网,盲审时,逻辑清晰、方法严谨的论文更容易过关。”她以自身经历告诫大家,“学术没有捷径,只有脚踏实地积累,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。”


三场讲座中,老师们还针对 AIGC 工具使用、文献引用规范等新生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,“原来写论文有这么多讲究,以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,守住学术底线,做好研究。” 社会工作专业新生张靖说。



规划:以长远眼光点亮 “未来之路”


918日,研究生政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场“暖心课”,为新生们扫清成长困惑。研究生处老师详解奖学金评定、学术成果要求等政策,“提前了解规则,才能更好地规划学习节奏”;员工中心老师则通过互动游戏、案例分享,教大家如何调节情绪、应对压力,“保持积极心态,才能在学术路上走得更远。”


  919日上午,学业与职业规划教育课上,苏米雅副经理、杨扬副教授等结合行业发展趋势,为同学们分析就业方向:“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深耕社区治理、养老服务等领域,应用心理学可聚焦心理咨询、教育干预等赛道。”老师们还建议大家“尽早确定目标,平衡课程学习与实践,为未来就业或深造做好准备”。不少同学当场拿出纸笔,写下自己的短期与长期目标,“以前对未来有点迷茫,现在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。”



尾声:带着收获,奔赴下一程山海


随着入学教育周接近尾声,2025级研究生新生们的脸上少了初来乍到的青涩,多了几分从容与坚定。从校史校情到专业认知,从师生联结到学术规范,这场为期一周的 “成长之旅”,让大家不仅熟悉了校园、结识了良师益友,更明确了学术方向与使命担当。



  “这一周收获太多了,不仅知道了怎么学、怎么做研究,更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。”“以后要多参与实践,用专业能力为自贸港建设出份力。” 新生们纷纷表示,将带着入学教育的收获,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研究生生活,在学术探索中坚守初心,在实践服务中锤炼本领,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学术篇章。




(文:杨辰飞  图:屈湘衡 李明燃 刘莲钰 王恩慧 袁晟杰 杨辰飞  审核:高文)











  • 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:0898-88386732 招生电话:0898-88386737
  • 公司邮箱:ssusy@sanyau.edu.cn
  • yl8cc永利(CHN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
  • Copyright © www.klktechnology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Design By Taoyuan
    •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

    • USYyl8cc永利官网微信公众号

    • USYyl8cc永利官网抖音号

    • USYyl8cc永利官网手机版